冬病夏治 “胃补”先知,让伏气变成福气
★安徽地区一家胃肠病专科医院 医疗质量 有疑问找医师
伏天到,福气到,三伏天对怕冷的老胃病来说,是好事!好到几乎都快忘了气温一下降,溃疡就复发的惨状。虽说是福气,但是大热天看别人一杯一杯的喝冷饮,一口一口的吃凉西瓜,“胃”里其实也挺苦的。

既然症状缓解,就要乘胜追击。都说冬病夏治正当时,尤其是近伏天,人体阳气达到了四季高峰,血液循环增快,体内的浊毒之邪更易通过汗液排出体外,药物也很容易直达病处。对于怕秋冬季寒凉的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慢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来说,人体阳气不足,因此在此时补充阳气再适合不过了。
而夏季气候湿热,人们容易出汗,损耗大量体液和营养物质,也适合养脾健胃祛寒、除湿,大大提高老胃病患者的抗病能力,从而使胃疼、胃酸、胃胀、打嗝、嗳气等病症减轻或消失,做到“胃补”先知,避免“秋后算账”!
为了将“伏气”真正的转变为“福气”!老胃病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仍要注意
凉菜、生鲜、冷饮的摄入。
老胃病患者的“六大怕”
古人云,十人九胃病,可见自古以来胃病都是很常见很普遍的一种疾病。虽然它的种类很多,症状也很多样,但都有着这样六大怕:
一怕冷:胃里一旦吸进寒气和冷风,就会疼得像有刀子割肉。看着鲜味十足的生鱼片等,不得不拱手相让。为了避免吸入凉气,他们不得不戴口罩出门,即便是到了酷暑天气,也只能喝些温热的水解渴,看着别人吃西瓜喝冷饮,自己也只能挺着。
二怕晚:胃病患者就怕加班、不按时吃饭。一旦吃饭晚了,胃溃疡患者的胃里就开始翻江倒海,加剧溃疡面,疼起来根本无心工作。而吃完饭就睡的老年人,也是常感到腹胀、难以入眠。
三怕多:尤其是胃下垂患者,一旦吃多了,就会加长疼痛的时间,站着加重,躺着稍事缓解(点此了解:胃下垂的形成病因有哪些)。
四怕少:胆汁反流的患者因为规律性疼痛,已经没了胃口,于是越吃越少,胃里分泌出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,反而损伤食管、胃肠黏膜,到了晚上或半夜,还容易呕吐。苦夏、厌食的人也是丝毫没了抵抗力。
五怕说话:只要和人一近距离说话就紧张,口气大到一张嘴自己都能闻到,还有的人会出现酸奶味,腐败味。
六怕气:如果你家有胃病患者,千万不要惹她生气。一旦气不顺、脾气暴、情绪差,老胃病患者就会胀红了脸,紧接着胸闷,胃疼(点此了解:胃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),有时还会被误诊。
为什么一部分老胃病 夏天比冬天还难受?
“十个胃病九个寒”,老胃病怕冷、怕寒是一定的,所以一到冬季,就会胃部不适,一口饭吃不对就揪心的疼痛。可有一群人,冬天胃疼,夏天比冬天还疼!还有少部分人伴随腹泻。究其原因是管不住嘴,导致寒气重!
炎炎夏日,何来的寒凉?主要来自三个方面:
一是经口吃进胃里的。由于气温高,很多人吃凉食喝凉饮,使胃肠道血管收缩,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而发生腹痛。同时冷还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失调,使免疫力下降。同时,冰冷食物还会造成胃肠生理功能失调。
二是,自外部的寒凉主要是吹风扇和空调,还有淋雨、洗冷水澡,游泳时间过长等,对于曾经有胃病,或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,胃部着凉很容易引发胃病。
另外,慢性胃病,病程反复周期长,病久脾肾两虚,脾虚转输功能失常,脾胃不和,造成胃胀、胃痛,加上肾阳不足,不能温暖脾胃,胃冷则痛。
但不管是冬季易复发的老胃病,还是夏季有症状或没症状的老胃病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肝脾肾出问题了。而夏季的高温天气,有利于气血的运行,药物的吸收,正是治疗老胃病的好时机。